芽庄大学研发 “珊瑚礁生态修复技术” 投放 1.2 万个人工珊瑚礁体 成活率达 78%
芽庄讯 2025 年 7 月 30 日,越南中部海洋特色高校芽庄大学(以海洋科学、水产养殖为核心优势)海洋生态研究所,发布其研发的 “模块化人工珊瑚礁
+ 珊瑚断枝嫁接” 修复技术。该技术针对越南芽庄海域因旅游业、渔业导致的珊瑚礁退化问题,通过 3D 打印制作
“多孔混凝土礁体”(模拟天然珊瑚礁结构,利于珊瑚附着生长),再将健康珊瑚断枝嫁接到礁体上,目前已在芽庄湾海域投放 1.2 万个人工礁体,修复珊瑚礁面积达 8
公顷,珊瑚成活率达 78%,比传统修复技术提升 30 个百分点。
“芽庄湾是越南重要的旅游与渔业海域,但近 10 年珊瑚覆盖率从 45% 降至 22%,修复迫在眉睫。” 项目负责人、海洋生态学教授黄文海介绍,技术核心在于 “礁体设计” 与 “断枝培育”:多孔混凝土礁体的孔隙率达 40%,孔径 2-5 厘米,刚好适配珊瑚幼虫附着;珊瑚断枝则来自芽庄海域的健康珊瑚群落,采用 “无损切割” 技术,切割后先在实验室培育 2 个月(确保伤口愈合),再嫁接到人工礁体上。为监测修复效果,团队在海域布设 20 个水下监测摄像头,实时传回珊瑚生长数据,如枝状珊瑚每月平均生长 1.2 厘米,块状珊瑚每年覆盖面积增加 5 平方厘米。
在芽庄湾的修复现场,芽庄大学海洋生物学专业学生阮文海正潜入水下检查珊瑚生长情况:“这片海域去年投放的礁体上,已经有小丑鱼和海胆栖息,说明生态正在恢复。” 芽庄市旅游局已与该校合作,将修复区域打造为 “生态旅游示范点”,游客可在专业指导下参与珊瑚断枝培育体验,门票收入的 30% 用于后续修复工作。黄文海透露,团队计划 2026 年将修复面积扩大至 20 公顷,同时与马来西亚沙巴大学合作,共享珊瑚礁修复技术,助力东南亚海洋生态保护。
本文 越南大学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www.vn.gov.edu.bi/post/331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