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南农业大学研发 “耐盐碱水稻新品种” 联合国际机构惠及湄公河三角洲农户
2024 年 10 月,越南农业大学(越南农业领域最高学府)作物科学学院 Nguyen Van Son
教授团队,联合国际水稻研究所(IRRI)成功研发 “耐盐碱水稻新品种 —— 越农盐稻 1 号”。该品种针对湄公河三角洲沿海地区土壤盐碱化问题(该区域约 30%
稻田受盐碱影响,产量降低 20%-30%),经 3 年培育实现两大突破:一是耐盐度达 0.5%(普通水稻耐盐度仅
0.2%),可在轻度盐碱地正常生长;二是产量提升 15%,平均每公顷产量达 7.5 吨,且米质达越南优质米标准(直链淀粉含量 18%-20%)。
研发过程中,团队克服多重技术难点:通过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筛选耐盐基因(成功定位 2 个关键耐盐基因),在越南坚江省、后江省设置 12 个试验田(总面积 50 公顷),反复测试品种在不同盐碱度土壤中的适应性;联合国际水稻研究所优化栽培技术,形成 “品种 + 配套施肥方案”(如增施有机肥降低土壤盐度),确保农户易操作。更关键的是,该品种种子生产成本仅为进口耐盐碱品种的 60%(每公斤种子售价 8000 越南盾,约合人民币 2.4 元),适合中小农户大规模种植。
[越南农业大学试验田基地,Nguyen Van Son 教授(戴草帽)与团队成员、农户共同查看 “越农盐稻 1 号” 长势,稻田中插有品种标识牌,背景可见湄公河三角洲河网,旁边摆放收获的稻穗样本(左侧为普通水稻,右侧为新品种,颗粒更饱满)]
目前,该品种已在湄公河三角洲 200 公顷稻田试点种植,坚江省农户 Le Van Minh 反馈:“往年种普通水稻每公顷收 6 吨,今年种这个新品种收了 7.3 吨,而且不用频繁换水排盐,省了不少力。” 团队已与越南种子集团签订推广协议,计划 2025 年推广至 1 万公顷稻田,覆盖 1.2 万户农户;同时与孟加拉国农业大学合作,测试品种在南亚盐碱地的适应性,助力全球耐盐碱作物研发。
本文 越南大学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www.vn.gov.edu.bi/post/3072.html